新年在家缺乏运动,因此去宜兴玩了一天。
我去过两次宜兴,第一次是小学时候春游,去参观了几个溶洞。第二次是大学同学结婚去参加了婚礼。在我的印象中,宜兴比较著名的有溶洞、紫砂壶、国家森林公园等。由于沈海等多条高速在苏州附近的段落都在维护改建,无法通行,出行难度高了很多,路上的时间比预计的多了不少,好在顺利抵达宜兴。
我们的第一站是善卷洞。我小学春游时应该是来过善卷洞的,我对洞内的某些景点还有印象。过了这么多年以后,洞内的布景有了比较大的变化,得益于技术的发展,现在洞内可以使用更加先进的灯光、投影、装饰来提高游玩体验。
我觉得善卷洞内比较有意思的景点有两个:
-
善卷洞中,中洞凉快,上洞暖和,中洞和上洞之间的通道分为两条,分别名为“冬暖”“夏凉”,按照成语的顺序走“冬暖”从中洞到上洞,感受到温度的上升,然后再走“夏凉”回到中洞,感受到温度的下降,成语用得很贴切。
-
下洞有一个瀑布和一条地下河。瀑布应当是天然的,只是通过人工增强了水流,适合拍照。乘坐小船通过地下河出洞穴。摆渡人说去年刚刚将摆渡船升级成了电动的,以前还需要人工划船。
溶洞在太湖平原算是比较少见和特色的景色,宜兴溶洞名声在外,善卷洞又是其中最著名的,总体来说是值得一去的。
我们的第二站是宜兴竹海。宜兴的森林资源很多,除了著名的国家森林公园,竹海也比较有名。另外竹海中还藏着另一个景点“太湖之源”,也就是太湖的源头。
从景区入口一路向上,中间会经过著名的“镜湖”,太阳光线照射在湖面反射过来,确实像一面镜子一般,取名很贴切。继续向上就能看到大片竹林,无长时间阳光照射的竹子都是青绿色,阳光照射比较充足的竹子呈现黄绿色。竹海中可以看到两块石碑,分别是“太湖之源”“太湖第一源”,我也是第一次知道这里是太湖的源头。由于近两个月都没有下雨,这里的溪流都枯竭了,无法看到真正的源头水,想来太湖此时的水位应该也很低。
游览道路的尽头是海底,意为“竹海之底”,也就是说竹海到头了,接下去是爬山路,由于时间已晚,我们就在这里打卡后返回。
除了两个景点,我们还在附近的农家乐中吃了午饭,尝到了著名的乌米饭,一种黑色的糯米饭,拌白糖食用,适合喜好甜食的人。另外炒野笋也很好吃,大概在竹海附近有很多优质的竹笋。
一天游玩下来,感觉宜兴是一个非常好的短期旅游的地方,接触自然总是好的。